理财要规避的十大误区
近年来P2P网贷大肆兴起,高收益理财已成为了大众优先选择方向,与此同时,平台不断积累隐藏着业务风险,理财专家为大家分析网贷平台十大规避理财误区:
误区1、重收益轻风险
频频爆出网贷平台跑路事件,某些平台年化收益显示30%—40%,被高收益吸引,忽略潜在风险性,这么高的收益已经是高利贷,你选择这个收益,本身已经越过了国家规定门槛,想像一下,这么高的收益,如果你是融资人,你要把钱放在哪里去,再把钱赚回来给投资者利息,你必须想清楚这个问题——钱都去哪里了?
误区2、投资和投机
投资理财最关键的是知识、经验、心态,网贷平台只是众多理财产品之一。
误区3、平台运营时间长就安全
民间借贷坏账爆发期一般是在6月、12月,经济周期3到5。
误区4、理财平台没区别、平台越大越好、页面越华丽越好
目前平台分主要分为两种:一种是信用贷款为主,一种是抵押贷款为主。对于投资者个体,把钱投入大平台和小平台没有绝对的好坏,各有其利弊。但是风控很重要,华丽的外表只能说明网站的美工技术一流,选择网贷理财,还得关注项目来源,风控体系。
误区5、是否高利贷
目前网贷平台收益确实比银行理财高很多,但只要利率不超过国家规定贷款利率的四倍即24%左右,在此前提下p2p网贷不属于高利贷,是合法的投资渠道之一。最高人民法院8月6日发布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》,明确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%,出借人有权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;但如果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%,则超过年利率36%部分的利息应当被认定无效。
误区6、政策保护
国家政策属于宏观调控、只要不存在系统风险,对社会不产生太大的负面影响,整体利大于弊。
误区7、低利率比高利率安全
平台的好坏,不能单从利率上去判断,利率只是其中非常重要数据之一。利率高低和平台的安全性没有绝对的关系。纵观目前整个P2P行业,一般来说大平台≈低利率,小平台≈高利率(不完全正确,但也有一个普遍情况)。比如15.8%-19.9%的年化率不晓得高过好多大平台。但是小平台就一定不安全嘛?不一定,大平台都是小平台养成的,小平台里也有小而美的。一切都要骑驴看账本,走着瞧!
误区8、过于相信外界的分析推荐
很多投资者过于依赖评级参数、数据分析、名人推荐。网贷的结果永远比数据要优先,过分相信数据分析,只能说明你不懂中国人。
误区9、相信平台保本保息的承诺
保本保息承诺算是给投资者定心丸之一,满足安慰一下心理,后势不可预知,不过还是要记得有比没有好。不管平台保本息的承诺是否可靠,关键是你要看平台针对没有实现保本保息的情况,有没有提出解决办法?承诺可以看,但实际行动更要看。
误区10、快速提现、名人效应人气高就是好平台
一个好的平台,提现的过程,既能保证资金账户的安全,又不会耽误客户的需要。作为投资人,在知道一个平台后,应该去全面地了解平台的老板、背景、模式、风控等一系列问题,而不是一味青睐明星效应,失去自我判断能力。
更多相关阅读: